“什么都在漲,公交票價不能漲;政府的補貼有缺口,也很難兌現(xiàn),我們只能向司機‘精打細算’?!币患夜黄髽I(yè)負責人的一番話,道出了一個不容回避的事實:政府未能理順公益性與市場化的關系,導致了眾多城市公交目前共同面臨的尷尬。
公共交通承擔普遍服務的責任,其公益性是第一位的,這似乎已經(jīng)成為共識。全世界的公交都是政府補貼的,我國在這方面,意識雖有所覺醒,以北京為代表的部分城市也已經(jīng)邁出了堅實的步伐,但更多的城市還停留在認識階段,并未落到實處,就更談不上補貼的科學性了。羨慕北京的不少,但同時緊跟著的一句話就是,我們不能和北京比!
南方沿海城市某公交企業(yè)一位負責同志無奈地說,明明我們的盈虧平衡點是每人次1.43元,但政府定價,就是1元。按道理虧損的部分政府就要給補貼,但到現(xiàn)在,從未完全到位過;北方某市,一位交通局長興沖沖地走出了市政府,因為他此行,經(jīng)過與市長的“艱苦談判”,今年拿到的公交補貼比預想的心理底線高出了不少;東部某市,公交公司因新開的一條線路一直虧損而不斷減少班次,引起當?shù)厣鐣囊粓龃笥懻?,公交公司滿肚子的苦水,因為補貼不到位,他們實在是虧不起了……
城市公交‘公益性’,其實并不是一個技術性的問題,更多體現(xiàn)出的是一個政策性的問題?,F(xiàn)在的公交企業(yè),像是混合了政府和企業(yè)功能的奇怪公司,是公共服務,公眾卻不滿意;是市場化經(jīng)營,企業(yè)都忙著填飽肚子,當公益性被市場‘綁架’,這種局面就成為現(xiàn)實。
有時候,一些政府決策層面的認識是“搞好了,就不怕沒有錢發(fā)”;但企業(yè)面臨的大難題則是“沒有錢,事情就搞不好”。
作為地方事權的重要領域,我們在唏噓北京上百億真金白銀補貼公交做法的同時,更多的希望是各個城市政府能真正落實到行動中。讓公交這匹馬兒跑,就要給它草!